微博正文
User profile avatar
千凡_

变形诗学✍️

20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诗歌处于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之中。针对这一现象,本书作者提出"变形诗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一系列被认为晦涩难懂的诗歌进行解读。作者将现代汉语诗歌的成长过程,归纳为三种类型:形相之变、句法之变和观念之变。归纳了各种"变形"的特征即内涵,分别列举代表性的诗人作品,如北岛顾城商禽、黄荷生等,并考察他们广阔的中西文化背景。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变形诗学》由翁文娴所著,本书一部分,专门研究台湾省现代主义盛行年代里那些被排斥的诗。诗人要在一物至另物间,布置天罗地网,一种如西洋的数理程序,去追踪内里难以名状的丰富起伏。他们既变更了外物的形,也变更了语法,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因而,很快被社会力量打倒,沉默退居。或者被另一个体内的自己打倒,变成了“比较正常”的脸。“变形”系列,即揭露这样的过程。

作者简介

翁文娴,著名诗人和诗歌评论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生和长大,现任教于台湾东华大学。有著作多种出版。

图书目录

绪论:诗的语言与思维的变化(1)

甲部:变形诗学

“变形诗学”在汉语现代化过程中的验证

倾斜的少年

——黄荷生诗论

在古典之旁辩解现代诗的“变形”问题

台湾省新一代诗人的变形模式

商禽

——包裹奇思的现实性分量

“定向叠景”时期的爆发能量

——叶维廉六十年代诗学与诗

“抒情之外的开展”

——林亨泰知性即物美学之探讨

“诗学活动”的现场 以黄荷生为轴的语法实验及其文化意涵 商禽为轴:思维及意念的压缩系列 北岛“字词”所炼造的文化与政治 顾城语法调动的天外之意

“难懂的诗”解读方法示例

——黄荷生作品析论

乙部:理论探索

一个意象在诗中纯熟的程度

——自七首诗看李白用“月”的变化

李白诗中“忽然”的律动

评论可能去到的深度

——介绍法国诗论家让皮埃尔·里夏尔夏尔·波德莱尔处理的效果

接近那创作的契机

——中国现代诠释学初探

牟宗三先生对文学批评的启示

抒情传统的变体及其现代性发展

——牟宗三文字的诗性理解

如何在诗中看见思想

论“字思维”的前卫能力

参考资料

Concert stage with colorful lighting and performance Concert stage with vibrant lighting effects
Concert video thumbnail
00:30
Concert video thumbnail
00:15
Official account avatar
郑州南站公司
转发47 评论23 赞322

Copyright © 1996-2025 DaHe Network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3984号

抖运营雅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