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区是台湾新北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是新北市、也是台湾本岛最东端的行政区,区内的三貂角是台湾本岛的最东端,东临太平洋(菲律宾海)。贡寮人口稀少、开发度低,因此境内的龙门被选为饱受争议的台电龙门核能发电厂(龙门核电站)之设置地点。
贡寮区位居台湾省最东北角,东临太平洋(菲律宾海),为新北市唯一临菲律宾海的行政区,南接宜兰县头城镇,西接双溪区,北接瑞芳区,系新北市最东端的区镇,总面积99.9680平方公里,为滨海丘陵地型,昔日以盛产海鲜名闻遐迩,近年来更以“反核四”名噪四方,其实本区‘亲山近水’美景,更是北台湾最佳旅游胜地。
本区地处大陆沿岸流与菲律宾洋流交汇黑潮带,海洋资源非常丰富,且为雪山山脉之起点,境内群峦起伏,翠岭层叠、景致极为悠美,并有那发人思古幽情、缅怀先人荜路蓝缕开发兰阳史之草岭古道,登高远眺海天一色,近绵延长达30多公里海岸线,奇岩嶙峋、湾相间、蜿蜒有致令人心旷神怡,沿岸鬼斧神工的海蚀地形与平坦岩滩交错,更有长达三公里的金黄沙滩,不为登山、赏景、钓鱼、浮潜、戏水的天堂。
本区古名“扛仔寮”,“扛仔”是台湾省北部的凯达格兰巴赛语“Kona”的汉译,原意系捕捉野兽的“陷阱”,而为了等候捕捉山兽,在陷阱附近搭建的草寮,就称“扛仔寮”。
本区古为一片荒野,是巴赛族人聚落与狩猎之地,时名叫做“Ki-vanow-an”。
1626年,西班牙远征舰队初到台湾,航行到今日的三貂角一带,在此地登陆,遂以西班牙的主保圣人“Santiago”为所登陆的岬角命名,现在习称的三貂角就是“Santiago”音译而成。但在西班牙统治这整个三貂地区,巴赛族人也不叫自己生活领域为“三貂社”而叫做“Kivanowan”(基瓦诺湾)。当时西班牙人在以贡寮区为主之地区设省为“哆啰满(Turoboan)”。
在汉族势力进入这地区以后,“Kivanowan”这个称呼已不复存在,“三貂”这个名称却被保留下来,并用来当作整个区域的总称,其他译名也有称做“山朝”或“三朝”者。1773年至1795年,漳人“吴沙”招募一批垦民来此开垦。寄居本区丹里(仁里里)因三十六社平埔族,散处在近港附近,时汉人极少进入,而吴沙通平埔族人语言,生性任侠、重信用、讲义气,与先住民通市甚得喜爱。日久一批穷困潦倒汉人前来投靠,并发给每人米一斗、斧一柄。入山采樵抽藤,于是投靠的人日渐增多,辟地也益广,“杠仔寮”也一直沿用的地名。
1895年,乙未战争之时,日本的近卫师团由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统率,于五月二十九日(五月六日)自澳底(现为盐寮公园)登陆台湾省,并在澳底设立行宫(即仁和宫现址)。日据时代本区改名为‘贡寮庄’,1945年光复后改称为‘贡寮乡’,并于2010年12月25日新北市升格为新北市后,贡寮乡改为贡寮区。
从1998年开始:
第一任 赵国栋
第二任 陈世男
第三任 吴松茂
从2010年开始:
第一任 徐溪祥
第二任 朱思戎
福隆车站
台2线:北部广东滨海公路。台2丙:基福公路。
市道102号。市道102甲:双澳公路。北38线:鱼行道路。
北40线:贡龙公路。
贡寮区在行政区域上共有11个里之区域划分。
本区人口多分布在仁里里、真理里、和美里、福隆里、贡寮里、福连里,人口约占全区73.68%。
本区人口约占全新北市0.344%。
人口比例:(2012年06月)
幼年人口:约占全区10.18%
壮年人口:约占全区71.18%
老年人口:约占全区18.64%
龙门核能发电厂(龙门核电站)
新北市立贡老挝民中学
新北市立丰珠中学
新北市贡寮区贡老挝民小学
新北市贡寮区和美小学
新北市贡寮区福隆小学
新北市贡寮区福连小学
新北市贡寮区澳底小学
三貂角灯塔
卯澳渔港
马岗渔港
东北角暨宜兰海岸国家风景区
桃源谷
贡寮海洋音乐祭
鼻头角步道
猪灶溪
龙洞岩场
番薯寮山
卯澳石头古建筑
南子吝山
马岗潮间带
草岭古道(途中有雄镇蛮烟碑、虎字碑)
隆岭古道
鼻头角望月坡
澳底仁和宫
龙洞湾岬步道
岭头观日步道
盐寮海滨公园(内有盐寮抗日纪念碑)
湾坑头山
台湾1辆大货车翻覆司机伤 1000只鸡死伤惨重.今日头条.2024-05-30
台湾新北市贡寮区发生5.1级地震 核能电厂未受影响.今日头条.2024-05-30
Copyright © 1996-2025 DaHe Network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